今年2月,大儿子因为签证原因从加拿大回到香港读书。因为时间紧急,我们在插班的学校选择上并不充裕,特别他还是高二年级。这件事来得好快、好急,其实是情理之中的事,但是我们却没有能力做到更好的提前准备,这是作为一个平凡的父亲和一个平凡的孩子,无可奈何的事。太多客观条件让我们没有多项选择,而是只有单选。通过一个香港学校中介,我们在香港给大儿子找到一家英文中学。在香港学校附近找了几天的房子,都因价格太贵而不敢承租。当时想的是,随着大儿子回到香港读书,香港的身份也能正式利用起来了,后面二儿子和三女儿是不是也要转学到香港,这样的讨论也正式地摆上了家庭的“会议桌”。所以,我们最后决定先让大儿子在福田口岸租一单房,每天通勤到香港读书,直至暑假放假。后面,要么我们全家去香港,要么再给大儿子在香港找房子。
大儿子在福田口岸租房到香港读书,其实很不容易。每天6:10左右必须出门,过福田口岸坐东铁线至大围站,再转屯马线地铁到学校,7:40-50才能到达学校。一天两天都坚持,每天如此通勤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劳顿之苦。孩子在这方面却也没有抱怨过,我在心底里也是非常欣慰。但是与此同时,在暑假后让弟弟妹妹都去香港读书,全家在香港租房居住的想法就更加强烈了。如能如此,大儿子不用远程奔波,将更多精力花在学业上,我们也少些担忧。弟弟妹妹也能换个学习的环境,充分地将香港身份利用起来,不要立刻就面临中考能否上高中之焦虑(弟弟已上初一,中考就是转眼的事)。我这样的想法起初太太很不支持,我也非常能理解她的顾虑和担忧。香港生活成本太高,教育也一样很卷,我们目前在东莞的生活很安定,二儿子初中住校周末回一次,女儿也安排了学习和课外兴趣。孩子们慢慢大了,太太也终于能有一些个人的时间可以去健身、会友,就算是我频繁出差时,她也能应付目前的情况。但是,想想大儿子一个在外租房,长途奔波不说,马上又是关键的升大学阶段,父母能陪在身边做一些督促和参考,我想这是很重要的责任。况且,香港教育是很卷,但是,我认为双语教育环境和国际化的都市是孩子们成长的更好平台,如果不去我担心自己以后后悔没有把握住机会,时间却不能倒流。我只能不断地做她的思想工作,很多时候讨论到具体的细节时,太太越来越焦虑,我也担心自己的决定是不是真的正确?毕竟举家搬迁不是我一个人出差,太太如果不同意,将来可是要出大事的。
太太自然是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更看重的,只是不甘心才过上舒心的日子没两年又被我打乱。她在纠结,我在反省。正好,身边有亲戚也在同样的事,两家人也一起沟通和互相打气。太太在我的软磨硬泡下,慢慢地朝着去香港的方向思考。7月,我们开始去香港看房,经过几周时间的对比,最终在香港马鞍山附近落了脚。
房子是租下了,里面什么家私都没有。我们原本计划在香港购置家私,但是费用太高了。太太是很会过日子的人,她在网络上看到可以从大陆买好家私后,让物流公司直接发到香港。于是,我们线下门店和网络购买,太太一个人一张床、柜、椅、桌、垫、勾、锅、碗等等一切起居用品、生活用具全部选购好,安排好物流发货。这样下来,成本方面至少节省三分之二。在香港,请人组装家具也是不现实的。我和两儿子对着说明书,将所有的家具都组装好。自然,非专业的人干活,只能说是做完了,远没有到做好了的程度。说实话是把自己累够呛了,腰酸背痛来形容是一点都不夸张。毕竟,以前甚少有机会自己组装这类东西,动手能力是很差的。但是,回头一看自己亲手组装的起居用品,每天使用起来也并无大碍,还是有一点点成就感的。
就这样,我们的香港租房日子就算正式开始了。按计划接下来就是孩子读书上学,我去工作,太太居家照顾孩子起居,可是,没有想到接下来的香港签证却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焦虑。